你的风景(卞之琳的断章表达了怎样的意境)
资讯
2023-12-17
112
1. 你的风景,卞之琳的断章表达了怎样的意境?
节选四句精巧短小、明白如话,乍一看并不难懂,细思量却觉得意味无穷。诗人通过简单的几个对象:人、明月、窗子、梦,表达了世间万物相互关联、平衡相对、彼此依存的哲理。
断章写于1935年10月,原为诗人一首长诗中的片段,后将其独立成章,因此标题名之为《断章》。这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文字简短、然而意蕴丰富而又朦胧的著名短诗。
李健吾先生曾经认为,这首诗“寓有无限的悲哀,着重在‘装饰'两个字”,而诗人自己则明确指出“我的意思也是着重在‘相对'上”。对于自己和诗人的分歧,李健吾先生又说:“我的解释并不妨害我首肯作者的自白。作者的自白也并不妨害我的解释。与其看做冲突,不如说做有相成之美”(李健吾《答〈鱼目集〉作者》)。实际上,无论是诗人所自陈的“相对”,还是李健吾所指出的互相“装饰”,都是对于“确定性”的消解。“你站在桥上看风景”,这里的“你”,无疑是在从确定的主体视角观看“风景”,有着一定的“确定性”或“主体性”;而在“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”这一诗句中,“明月”在“向你”或“为你”而存在,这里的“你”,无疑亦有着明确的“确定性”或“主体性”。很显然,该诗两节中的首句,都显示出某种确定性的“喜悦”。而每节中的第二句,却又是对“确定性”的消解。“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”、“你装饰了别人的梦”,“你”在首句所获得的“确定性”与“主体性”,却又被这两个诗句所“相对化”与“客体化”,“确定性”的“喜悦”演变为“相对性”的“悲哀”。如此种种,却又落入了“诗人”的“观看”之中,诗作以“你”这样的第二人称写成,又使前面的一切落入了另一重的“相对”。从这首诗中,我们无疑能够领略到悲哀、感伤、飘忽、空寂与凄清的复杂情绪。但另一方面,如果我们能从这首诗中领悟到宇宙万物包括现实人生息息相关、互为依存的哲理性思考,却又能够获得某种人生的欣慰……。短短的四行诗句,给了我们相当丰富的感受与启示!
在艺术上,这首诗所表现的主要是抽象而又复杂的观念与意绪,但是诗人并未进行直接的陈述与抒情,而是通过客观形象和意象的呈现,将诗意间接地加以表现。诗作有着突出的画面感与空间感,意境深邃悠远,又有着西方诗歌的暗示性,使得诗歌含蓄深沉,颇具情调。(南京师范大学何言宏)
《断章》的主旨曾引起歧义的理解。刘西渭开始解释这首诗,着重“装饰”的意思,认为表现了一种人生的悲哀。诗人卞之琳自己撰文回答不是这样。他说:“‘装饰'的意思我不甚着重,正如在《断章》里的那一句‘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,你装饰了别人的梦',我的意思也是着重在‘相对'上。”看来,诗的“言外之旨”是不能*字面上一两句话完全捕捉到的。它的深层内涵往往隐藏在意象和文字的背后。诚然如作者说明的那样,表达形而上层面上“相对”的哲学观念,是这首《断章》的主旨。
这首短短的四行小诗,所以会在读者中产生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,至今仍给人一种很强的美感,首先是因为诗人避去了抽象的说明,而创造了象征性的美的画面。画面的自然美与哲理的深邃美达到了水乳交融般的和谐统一。诗分两段独立的图景并列地展示或暗喻诗人的思想。第一幅是完整的图画:“你站在桥上看风景,/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。”,“你”是画面的主体人物,画的中心视点。围绕他,有桥、有风景、有楼上看风景的人。作者把这些看来零乱的人和物,巧妙地组织在一个框架中,构成了一幅水墨丹青小品或构图匀称的风物素描。这幅画没有明丽的颜色,画面却配置得错落有致,透明清晰。当你被这单纯朴素的画面所吸引时,你不会忘记去追寻这图画背后的象征意义,这时才惊讶地发现作者怎样巧妙地传达了他的哲学沉思:这宇宙与人生中,一切事物都是“相对”的,而一切事物又是互为关联的。是啊,当“你”站在桥上看风景的时候,“你”理所当然的是看风景的主体,那些美丽的“风景”则是被看的“客体”;到了第二行诗里,就在同一个时间与空间里,人物与景物依旧,而他们的感知地位却发生了变化。同一时间里,另一个在楼上“看风景人”已经变成了“看”的主体,而“你”这个原是看风景的人物此时又变成被看的风景了,主体同时又变成了客体。为了强化这一哲学思想,诗人紧接着又推出第二节诗,这是现实与想象图景的结合:“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,/你装饰了别人的梦。”这是画面,但已不再是一个构架里,但就大的时间与空间还是一样的。两句诗里的“装饰”,只是诗歌的一种独特的修辞法,如果写成“照进”,“进入”,就不成为诗的句子了。也许是看风景归来的人,或许径是无关的另外的人,总之这“你”可以是“他”,也可以换成“我”,这些不关重要。重要的仍是主客位置的互换所表现的相对性。第一句诗,“你”是这幅“窗边月色”图中的主体,照进窗子的“明月”是客体,殊不知就在此时此夜,你已进入哪一位朋友的好梦之中,成为他梦中的“装饰”了。那个梦见你的“别人”已成为主体,而变为梦中人的“你”,又扮起客体的角色了。诗人在隽永的图画里,传达了他智性思考所获得的人生哲理,即超越诗人情感的诗的经验:在宇宙乃至整个人生历程中,一切都能是相对的,又都是互相关联的。在感情的结合中,一刹那未尝不可以是千古;在玄学的领域里,如诗人布莱克(W·Blake)讲的“一粒砂石一个世界”,在人生与道德的领域中,生与死、喜与悲、善与恶、美与丑……等等,都不是绝对的孤立的存在,而是相对的、互相关联的。诗人想说,人洞察了这番道理,也就不会被一些世俗的观念所束缚,斤斤计较于是非有无,一时的得失哀乐,而应透悟人生与世界,获得自由与超越。
这首《断章》完全写的是常见物、眼前景,表达的人生哲学也并非诗人的独创,读了之后却有一种新奇感,除了象征诗的“意寓象外”这一点之外,秘密在哪里呢?我以为,关键在于诗人以现代意识对人们熟悉的材料(象征寓体),作了适当的巧妙安排。诗人说过:“旧材料,甚至用烂了的材料,不一定不可以用,只要你能自出心裁,安排得当。只要是新的、聪明的安排,破布头也可以造成白纸。”诗人所说的“新的、聪明的安排”也就是新颖的艺术构思和巧妙的语言调度。《断章》中的事物都是常见的,甚至是古典诗歌中咏得烂熟的:人物、小桥、风景、楼房、窗子、明月、梦……经过作者精心的选择、调度安排,组织在两幅图景中,就产生了一种内在的关联性。两节诗分别通过“看”、“装饰”,把不相关的事物各自联在一起,内容与时序上,两节诗之间又是若即若离,可并可分,各自独立而又互相映衬,充分发挥了现代艺术的意象迭加与电影蒙太奇手法的艺术功能。一首《断章》实是一个完整的艺术世界。
《断章》中语言形式的安排与内容的暗示意义有一种协调的不可分离的关系。这使我们想起了一些古典诗歌名句。张若虚的《春江花月夜》有“江畔何人初见月?江月何年初照人”;李商隐《子夜郊墅》中有:“看山对酒君思我,听鼓离城我访君”。清人陆昆曾在评解后两句用了“对举中之互文”这个说法,这两个人的两行诗,都有这种“对举互文”的特征,即前后两句主宾语在内涵上相同而在功能上却发生了互换的倒置。卞之琳《断章》语言安排即用了这样的方法。“你站在桥上看风景”和“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”,“看”这一动词没有变,而看的主体与客体却发生了移位;“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”和“你装饰了别人的梦”,也是同样的句法。这样做的结果,不单句子的首尾相联,加强了语言的密度,主语和宾语、主体意象与客体意象的互换,增强了诗画意境的效果,在视觉与听觉上都产生了一种音义回旋的美感效果,隐喻的相对关联的哲理也得到了形象的深邃性和具体性。
卞之琳很喜欢晚唐五代诗人、词家李商隐、温庭筠、冯延巳等人的作品。他有一种“化腐朽为神奇”的创造性吸收与转化的能力。翻开俞平伯先生的《唐诗选释》,我们读到冯延巳的《蝶恋花》后半阙:“河畔青芜堤上柳,为问新愁,何事年年有?独立小桥风满袖,平林新月人归后”,不禁惊讶地发现,《断章》中的立桥眺望、月色透窗两幅图画的意境,与冯词的“独立小桥风满袖,平林新月人归后”之间,有着多么神似的联系啊!但是,卞之琳毕竟是现代诗人,他的创造性吸收与转化达到了不露痕迹的程度。我们不能简单地判断《断章》即是冯延巳《蝶恋花》中两句诗的现代口语的“稀释”,正如不能简单地认为戴望舒的《雨巷》就是李璟的“丁香空结雨中愁”的现代口语的“稀释”一样。冯词《蝶恋花》写别情愁绪,没有更幽深的含义,《断章》拓展成意境相联的两幅图,画中的人物、桥头、楼上、风景、明月、以及想象中的梦境,不仅比原来两句词显得丰富多姿,且都在这些景物的状写之外寄托一种深刻的哲理思考,自然景物与人物主体的构图,造成了一种象征暗示境界。每句诗或每个意象都是在整体的组织中才起到了象征作用,甚至“断章”这个题目本身都蕴有似断似联的相对性内涵。这种幽深的思考与追求,是现代诗人所特有的。其次,冯词“独立小桥风满袖,平林新月人归后”,还是以写情为主,友人别后(“平林新月”之时),一种无法排遣的忧愁含于诗句之中,而卞之琳的《断章》则以传智为主,诗人已将感情“淘洗”与“升华”结晶为诗的经验,虽然是抒情诗,却表现了极大的情感的“克制”,淡化了个人的感情色彩,增添了诗的智性化倾向。诗并不去说明哲学观念,《断章》却于常见的图景中暗示了大的哲学。它包蕴了诗人对宇宙人生整体性思考的哲学命题,而“独立小桥风满袖,平林新月人归后”,精致、优美,却陷入了个人窄小的感情天地,不能与《断章》的意境与思想层次相比拟。第三,由于诗人“淘洗”了个人感情,即实践诗的“非个人化”,而增强了诗的普遍性。如作者说明的,由于“非个人化”,诗中的“你”可以代表或换成“我”或“他”(她),就与读者更为亲切,因为用了“你”,又使读者有一定的欣赏距离,诗人于是跳出了艺术境界的小我,诗本身的思想境界也具有了更大的开放性,为读者美丽的想象留下了更开阔的创造空间。一旦读懂了《断章》,哪一个富于想象的读者不会在自己的精神空间升起一座“灵魂的海市蜃楼”呢?
2. 风景好的诗句有哪些?
(汉子~*夜诗*六首 )
《荷塘月色》
[原创]
署气
跌月水
夜风
醺入睡
浮萍
粼粼枕
荷红
挑盖翠
〈李恭觉~2019年6月27日*五月廿六日*夜赏一一北京颐和园夜色荷塘……〉
《夜山》
文/@汉子诗人【原创】
夜寻桃梨 泥中栖
轻吹悬月 忍泪啼
山中金云 满头挤
银河斓星 吹残笛
〈李恭觉~2019年5月1日*三月初廿七日*夜于北京密云大月山〉
《大运河之夜》
[原创]
残月疏 枝停
夜阑风 寂静
舟绰岸 孤影
梦飘运 河中
〈李恭觉~2019年4月21日*三月初十七日*3时17分夜宿好友北京通州*月亮河*寓中赋〉
《夏夜》
[原创]
花花隐蕾红,啾啾栖林中。
星星浩渺灯,月月淡天空。
沉沉山入梦,疏疏枝绰影。
寂寂夜无声,淅淅雨剪风。
〈李恭觉~2019年7月17日*农历六月十五日夜*2时17分于北京延庆松山~友之墅舍~赋……〉
《中秋夜》
文/@汉子诗人【原创】
皓月照千秋,玉盘举夜空。
谁呼外乡人,不敢抬头应。
《汉子诗人~2019年9月13日*农历八月十五日.中秋节.于北京》
《北京大觉寺之夜》
文/@汉子诗人【原创】
悠闷钟声 寺抖动
疏烟氤氲 升夜空
四野山风 似泣婴
圆月坠入 八绝中
〈汉子诗人~2019年8月17日*农历七月十七日*晚于北京大觉寺……大觉寺以清泉、古树、玉兰、环境优雅而闻名。寺内共有古树160株,有1000年的银杏、300年的玉兰,古娑罗树,松柏等。大觉寺的玉兰花与法源寺的丁香花、崇效寺的牡丹花一起被称为北京三大花卉寺庙。大觉寺八绝:古寺兰香、千年银杏、老藤寄柏、鼠李寄柏、灵泉泉水、辽代古碑、松柏抱塔、碧韵清池……〉
3. 卞之琳写「你站在桥上看风景?
「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,
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。
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,
你装饰了别人的梦。」
这是卞之琳的诗作《断章》,读过它的人众多,知道他写给谁的却寥寥。
这首诗的目标读者,其实是当时赫赫有名的「合肥四姐妹」中的小妹,民国才女张充和。
张家是合肥的大户人家,张充和的曾祖父张树声曾历任两广总督和直隶总督,父亲是创办乐益女中的民初教育家张武龄。
「当充和还是七八岁的孩子时,她的姐姐们就知道这个妹妹和她们不同。」
在姐姐们眼中,充和不仅写诗最有灵气,欣赏艺术的眼光也很独到。而这一切,都得益于她从小接触到的不同于姐姐们的生活环境与教育。
充和的母亲陆英为张家先后生下四个女儿和五个儿子。在生下第四个女儿充和后,她终于在难以承受的繁重家务、照顾婴儿的辛劳以及「开枝散叶」的压力下,将四女儿充和过继给了充和的养祖母识修。
养祖母是李鸿章四弟李蕴章的女儿,本是肥东人,后来因家里包办的婚姻嫁到了肥西。充和过继到养祖母家中后,每日接受专门请来的几位塾师各具特色的悉心教诲,其中一位就是著名考古学家朱谟钦。
充和在童年时期很少有同龄人为伴,因此逐渐养成了独处的习惯,独立的工作方式、思维模式以及宁静的气质。
▲张充和书法作品《寻幽》,「十分冷淡存知己,一曲微茫度此生」一句广为流传。不过,张充和在童年时期曾经有过两个比较要好的朋友。其中有一个是仆人的孩子,名叫「大宝」。大宝将充和当男孩子看待,相互打闹毫无顾忌。不幸的是,这样的友谊却只持续到了大宝14岁那年。当时大宝到充和家拜年,一见面给充和磕了个头。充和真是像鲁迅见到成年闰土时一样,又气又伤心,心里只想着「不该长大了」。
张充和这粒追求「平等」的种子一直埋在心底。她不仅喜欢与仆人的孩子游戏,还欣赏所有敢于无视等级身份的人。张充和曾经雇过一个苗族女孩帮助自己打扫、做饭。她说,这个女孩最吸引自己的地方就是:
「她不会做出卑躬屈膝的样子,也没把自己看成下人,这和高干干她们很不一样。」
此外,张充和还有着很强的逻辑思辨能力,喜欢讽刺,这两点集中在一个女孩子身上,稍不留意便容易发展成为尖酸刻薄。
好在养祖母很早就发现了充和的天性并进行教导,加之后来书香气的熏陶,充和这样的天性才终于保持为一种精锐独到的见地。
张充和平日里很喜欢说俏皮话和双关语,对外的评价也是「诚实」得惊人,人称「铁口张」。就连在学生和朋友的眼中是沉默寡言的大诗人的卞之琳,也被张充和评价为「不够深沉」「有点爱卖弄」,甚至连他的眼镜都有些装腔作势,诗歌更是「缺乏深度」。
与张充和尖锐的评价及挑剔的眼光形成对比的,是她对于「悬」境界的追求。这种追求最初始于书法中提到的「掌虚指实」,「心忘于笔,手忘于书」。
在充和最得意的诗作中,她创造了「桃花鱼」的意象,其含义之一就是「凌空」,意在追求似有若无、轻灵透明的境界。
这种「悬」的境界被张充和应用到了生活的各个方面。即便是演唱昆曲时,她也努力将自己「悬隔」起来,既融入戏中,又与角色保持距离,进而更好地探索角色的动机、心情和举止,追求一种「能动而不动」、「悬在显隐之间」的境界。
▲晚年张充和张充和与姐妹和母亲的另一个显著不同,就是她喜欢保持单身女性的身份,而且有足够的能力独自生活。
她有着广泛的社交圈和书法、昆曲等多种爱好,从小又养成了独处的习惯,因此不易感受到独身生活的寂寞;她的养祖母给她留下了一些田产,即便是在她没有社会工作的时候,也能够用租金维持正常生活。
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,虽然充和的追求者众多,却未能有一人入她的法眼。
「她喜欢保持单身女性的身份……她母亲和姐姐们在这个年纪的烦恼,她统统没有:没有黏附她的『小附件』,没有『主妇』的烦恼;日常生活中也没有那么多繁琐平庸的东西。」
这种「自由自在」的独身生活一直持续到了1947年,她通过姐夫沈从文结识了精通多国文学的傅汉思,并在相识一年后就步入了婚姻。
▲张充和与傅汉思的结婚照「一个国学修养和传统艺术十分精深的女性居然决定嫁给一个西方人,一个外人,然后离开中国,到一个全然陌生的、与她喜爱的世界毫无联系的地方去定居。」
她曾经因章士钊将自己比作蔡文姬而耿耿于怀,却又自愿走上了蔡文姬式的道路,这究竟是为什么?她的兄弟姐妹,大都留在了大陆,是什么给了充和远离故土的勇气呢?
▲张充和书《结缡二十年赠汉思》(其二)充和说,当时只是觉得新世界对自己是:
「暗淡的、陌生的,容不下她喜欢的那些东西,甚至连梦想着那些东西的空间都没有。」
她认为自己应当去寻找更适合自己的环境,于是带着一方古砚和几只心爱的毛笔,登上了驶往美国的客轮。
张充和后来的生活还算如意,直到晚年她依旧能够坚持每天早起练上几个小时的字,打理着一个种有花果的小园子。在小园子的后面,她还种了一片竹林,放了一把长木椅。
张充和终于活出了自己在《寻幽》一诗中所写的那番「十分冷淡存知己,一曲微茫度此生」的意境。
4. 如果一个人一而再再而三拉黑删除你?
一而再再而三的删除对方,或许才是那个爱得最深的人!
当一段爱情已经到了无路可走的时候,两个人就到了不得不离开彼此的时候,可是并不是所有的爱情结束都意味着彼此不爱了,只是不能再爱了亦或许是因为爱得太累。
两个人刚在一起时,有着数不清的新鲜感,自然就有了说不完的话,两人无话不说,无话不谈,在一起的时间两人都腻歪着,好像在一起的时间怎么用都用不完一样,任何时候也都想要见到对方,也无时无刻期待着见到对方,这是,两人是快乐的,也是无忧无虑的。
渐渐的,两人变得越来越熟悉彼此,优点也好,缺点也罢,所有好的不好的也都慢慢浮现出来,两人变得不像之前那样无话不谈,开始对对方有了一定的隐瞒,但是最爱的还是彼此,隐瞒某些东西只是因为害怕对方离开自己,以为这样能够把对方留在身边很久很久。
可是后来,两人的隐瞒越来越多,引发的误会也越来越多,可是她们都不愿意告诉彼此,都只是怕换来对方的离开,可是最后你会发现适得其反,和最爱的人越来越远,不知所措,不知所从。
最后,两人终究敌不过时间的流失,尽管两人还爱着彼此,可是那份爱变得不纯粹了,它藏了太多的不信任,不理解,只能不告而终。
删掉对方,只是希望痛苦少一些,如果她在自己的好友的列表,自己会看成千上万遍,会想知道她的近况,想知道现在在她身边的是谁,想知道离开之后她过的好不好,可是越想自己越痛,最后迫不得已删除,只是希望不再看到关于她的消息,能减轻痛苦而已。可是后面还是会越发痛苦,觉得只要知道她过的好不好就够了,然后重新加回,只是不说一句话,最后,还是重蹈覆辙,因为痛苦再次删掉你。
反复拉黑删除你,可能是因为她爱得太深,如果你还在乎,还爱着她,那请你们珍惜这种感情吧,有时候,两个人不是不爱了,只是忘了要一起去守护你们的爱了!如果是你,遇到这样的情况你会怎么做呢?欢迎各位留言哦~
5. 高情商女人如何回复?
接电话时最讨厌对方一开口就问“在干嘛?”“你在哪?”,说句心里话,每次告诉你,我在哪,我在干什么,你能过来还是怎么。结果却是接下来的话题往往与你抛出来的问题毫不相干,我就十分反感怎么问,为了规避这个话题,我想了好久,想到以下两种方案:
主动出击对方来电话时不要马上接,让电话先响一会儿,感觉电话快挂断的时候,迅速接起,然后省略称呼,直接问对方“在干嘛呢?”
主动出击可以打对方一个措手不及,反正话题迟早要展开,何不把这无关痛痒,让人厌烦的话题抛给对方来回答。
转化话题如果对方和你是情侣关系或暧昧关系,当他说“在干嘛”不要急着回答,笑一声,然后说“让我猜猜你在干什么”。笑声加亲昵式的问话,可以让他瞬间忘记自己抛出的话题。反而会让他交待,这一刻他在做什么。
如果对方和你只是朋友关系,当他问“在干嘛”时,你完全可以说“怎么了?”一句反问,他虽不高兴,但还是会迅速展话题。时间长了,他自然不会再问你“在干嘛?”
“在干嘛?”“你在哪”是最令人讨厌的开场白,短短三个字,却让人生出被审问的感觉。但你又无法直接回绝,要么转化话题,要么直接告诉他,你在干什么。高情商的女人,她们的最终目的不是如何回复,而是通过回复,逼着对方戒掉这讨厌的开场白。
6. 溪边一诗描绘了什么?
自古以来,诗人都喜欢借景抒情,他们寄情于自然,在自然中寻求一片宁静,借此来安抚自己遭乱的生活、不顺的仕途,如遭遇仕途不顺的陶渊明回归田园,王维寄情于自然,范成大不满政治借景抒情等。而对于儒释道精神贯穿文化发展的中国,儒释道精神一直影响着我国诗人的成长,他们或多或少都接触过佛道玄学,在生不逢时的社会中,选择消极避世,与自然为乐。
而唐代诗人吴融也不例外,生于晚唐战乱纷争时代的吴融,经受过仕途的不顺,官场的黑暗,国家的飘摇,在辞官归隐后,写出了一首又一首的咏物诗,这些诗要么表达自己壮志未酬的心志,要么表露自己恬淡安逸的心境,而《溪边》就是表露作者心境的诗作代表。
《溪边》一诗全文溪边花满枝,百鸟带香飞。 下有一白鹭,日斜翘石矶。诗文解读:动静结合的景物下,蕴含着自然的禅意全诗运用通感、咏物、拟人、动静结合等手法,寥寥几句便勾勒了一幅傍晚时分的山水花鸟图,阅读起来,极富有灵动感,细思起来,却又有些许禅意,表达了诗人追求闲适恬静、安逸坦然的生活状态,以及消极避世的社会现状。
首句:溪边花满枝诗人一开始就交代了自己所处的地点,他驻足在一条小溪边,溪边的“花满枝”便是最优美的自然环境,溪边不同于家中的花园经过人工雕琢,而是自然地鬼斧神工,让花草聚集在小溪边,添了春夏之日的盎然生机,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——自然恬静。
次句:百鸟带香飞
第二句是对首句的对比,首句表达恬静的自然,却在第二句说鸟飞的动景,一静一动,仿佛打破了诗人欣赏花的安静,但这起飞的鸟儿是被拟人化了,说它带着花香飞走了,而“鸟儿闻花香”本身就是一种遥不可及的动作,实则是作者将嗅觉“通感”给鸟儿,闻到了香气,恨不得带走它,略显自然的可爱;而一个“百”字,交代了鸟的数量之多,更是加强了自然环境的对比,凸显大自然的活动尽显飘逸空灵之美。
三句:下有一白鹭
第三句是诗人在鸟飞之后,惊觉到的,可以看得出来,诗人本想好好欣赏这溪边的小花为何开的如此灿烂,却未曾想到被鸟惊到,鸟飞之后,蓦然看到一只白鹭,白鹭仅有一只,诗人孤身一人,遥遥相对,仿若自己成为那一只白鹭,驻足欣赏溪边美景。
尾句:日斜翘石矶
这句诗的意思是,白鹭站在石头上眺望夕阳,“日斜”交待了时间,正值夕阳西下,一个“翘”字显得这只白鹭的调皮可爱,站在石头上看夕阳,静态中亦有动态的白鹭相辅,透露着深深的禅意。
阅览整首诗,有一小溪,溪边有花;有一群鸟,鸟中带香;有一白鹭,鹭赏夕阳。句句均有动静结合之意,体现了禅学最极致的美,禅是动中的极静,也是静中的极动,寂而常照,照而长寂,动静不二 ,直探生命的本源。
诗意背后:社会混乱下的无奈隐逸自懿宗起,唐朝的政治局面和社会环境不断恶化,农民起义、宦官专权、藩镇割据都不断地动摇唐王朝的统治,社会疲惫,文人更是无法解脱,在这种环境下,晚唐的文人多选择隐逸,而这种隐逸是无奈的选择,更是走投无路的举措。如李商隐、杜牧等,多是以“物哀”的写法描写景物,实则蕴含着深刻的悲痛,而吴融正是这个时代晚唐诗人心境个案的表证。
吴融入仕颇为坎坷,参加了二十年的科举考试,都没有考取功名,人至中年,才考取御史一职,初为官期间,吴融一路高升,身居高位时他对现实漠不关心,可被贬黜时,也写过咏史诗来表达自己遭贬的忧愤,所以,在古代“学而优则仕”的传统观念下,吴融一直把做官当做最高尚的时期,以至于他曾因为遭贬写下非常怨愤,如《渡汉江初尝编鱼有作》中写道:
“啸父知机先忆鱼,季鹰无事已思护。自惭初识查头味,正是凄凄哭阮途。”此诗中,作者对为官的执念非常深,才会以“凄凄哭”去形容自己的心情。
对于晚唐诗人来说,科举之路不顺畅,便回去寻求一个高洁的内心世界,这是晚唐诗人无可救药衰世的一种不自甘命运又无可奈何的表现。吴融也算是这样群体中的一个,他用内心的平静去对抗腐败的政治,摆脱世事困扰。
中晚唐时期,我国禅宗佛学已经形成,诗人吴融也常与僧人交往,祈求通过隐逸来拯救自己的失望。在诗人吴融心里,他所谓的归隐和陶渊明笔下的“心远地自偏”有相似之处,吴融也觉得,归隐不一定要“游五湖”“戏沧江”,故他在诗作《山居即事四首·其四》中说道:
无邻无里不成村,水曲云封重掩门。何用深求避秦客,吾家便是武陵源。作者认为,只要心无杂念,内心恬淡,即使身居闹市,也可以体会到归隐的乐趣。所以,诗人看到溪边的美景,便真切地体验到自然的寂静,这与他希翼通过美景,安抚自己的心境有关,他控制住自己要欣赏好这自然,通过一静一动的对比,意在说明,外界的混乱,内心的宁静,二者选其一,作者宁愿看着溪边的静物,若有“群鸟飞起”“白鹭驻足”,它们只不过是静物的装饰而已,总会离开的。
诗人时刻想要塑造一个恬淡廖静的内心,但实质上却是对自己无奈归隐的反抗罢了。
诗人背后:孤独凄凉,宛若一只白鹭据柏俊才《吴融年谱》考证,吴融在16岁的时候就开始科举考试,一直到44岁,辗转29年才考取进士。仔细想一想,范进自20岁考官,54岁中官,历经34年,一朝中举,其人已疯。那吴融呢?44岁的年龄已经没有了李白那样“我辈岂是蓬蒿人”的自命不凡,也没有苏轼那样“老夫聊发少年狂”的激情,有的只是时光消失的黯然,步入中年的苦恼。只不过,还未等他好好苦恼,就又被贬谪到其他地方,从头起步,入仕途中的这么多年,他从未感受过自然的生命价值,所以他开始追求自然的乐趣,以诗为伴,在诗中流露出对自由闲适的向往。
《溪边》这首诗中,作者观察甚微,小到溪边的花儿,大到西边的夕阳,从小事物到大宇宙,是一幅画面感极强的对比,但却在夕阳下透露出淡淡的忧伤。正如陆机在《文赋》中说:
“遵四时以叹逝,瞻万物而思纷。悲落叶于劲秋,喜柔条于芳春。诗人在仕途失败后,开始对时光进行追忆,深深地体会自然的变化,显示了对生命的重视,对个人生活的留恋享受。学者王萍评价道:
以吴融为代表的晚唐后期诗人 ,孤芳自赏,宛如萧瑟秋风中的江上芙蕖 ,不自甘命运却又无可奈何,只好在孤独和寂寞中独自品尝生命的滋味 ,即使是春暮和秋寒, 他们也要尽情展现夜来香一般的幽怨和灿烂 。以吴融为代表的晚唐诗人,孤芳自赏美景,可见他内心的凄苦无人诉说,只能借助景物抒发,才会有《溪边》中,群鸟携花香飞走,留的“白鹭”一人卧在石头上看夕阳西下,诗人的孤独意识油然而生。
结语一切景语皆情语,晚唐诗人吴融在《溪边》中对景色“一动一静”的描写,将自然的禅意表达到极致,让人感受到“物我合一”“物我同化”的境界,他对自然的观察由小事物入手,却展示了自己孤独寂寥的内心,他也曾想过建功立业,却不曾想到考官近三十余载,时光早已疲惫了心灵,他也怕失去官爵,才会在被贬后的日夜哭诉自己当年的不是。归隐是他无奈的选择,归隐也是摆脱世间伤心事的唯一捷径,就像陶渊明笔下的“问君何能尔,心远地自偏”一样,吴融也觉得,只有心走出了纷乱,身在哪里,都是隐逸。
作者:蔡小记
参考文献:王萍:静中相对更情多———简论晚唐诗人吴融诗歌创作中的人文情怀
7. 怎样形容秋天?
处暑已至,预示着秋天正在款款而来;紧接着,从一片落叶开始,从第一粒成熟的麦子开始,秋天,就这样拉开了序幕。
说到秋天首先想到的是什么?是蟹黄肥美,还是瓜果飘香?或者是铮铮风骨,高洁菊花;又或者是杜牧的“停车坐爱枫林晚”,刘禹锡的“我言秋日胜春朝”。 其实,秋天是艺术的季节,如果用艺术来表现秋天,将会得到数之不尽的惊喜。古今中外的艺术表现形式不尽相同,各有特色。 美食篇 贴秋膘的季节,怎么能少得了美食的诱惑呢?在春生、夏长、秋收、冬藏四个过程中,收获果实的秋天无疑令人期待。 硕果累累,瓜果飘香,无论是惟妙惟肖的象生瓷,还是绚烂的油画,泛着香气,洒满喜悦,让人垂涎欲滴,隔着屏幕都能闻到香味。 粉彩像生瓷果品盘,高6.5厘米,口径22厘米,足径12.3厘米盘心爬伏一只螃蟹,四周散落核桃、红枣、荔枝、荸荠、石榴、花生、莲子、瓜子、樱桃、菱角等 粉彩像生果品高足盘 通高13厘米,口径17.3厘米,足径8.7厘米盘内摆放与盘连烧在一起的粉彩绘雕塑果品,中间为一蜜柑式盒,周围有核桃仁、桑椹、樱桃、荸荠、石榴、桔子、枣、白果等 唐 三彩南瓜 临潼博物馆藏 由唐代耀州窑生产 唐 三彩西瓜 陕西历史博物馆藏 此瓜出土于唐代庆山寺地宫,被发掘时宝帐前摆着三件供盘,中央盘中供奉的就是这件三彩南瓜,这个南瓜的发现,彻底打破了传闻中“南瓜不献佛”的说法。 清 宜兴窑紫砂三连核桃 故宫博物院 马麟,《橘绿图》,南宋,绢本设色,23x23.5cm 齐白石,《酒蟹图》,1930年代,纸本设色,27×33.5cm 丰子恺,《秋饮黄花酒》,1961,纸本设色,32.5×30.5cm 爱德华·马奈,《水果篮》,约1864年马奈曾说:“一个画家可以用水果、鲜花、甚至是云彩来表达他想表达的一切。”静物画是一首献给水果和蔬菜盛产季节的颂歌。 保罗 · 高更,《梨与葡萄》 ,1875年,私人收藏 保罗·巴比里,《一篮子栗子,奶酪,蘑菇和水果》,1640年 乔治·德·基里科,《黑葡萄》,1947,意大利罗马 朱塞佩·阿尔钦博托,《秋》,1573,布面油画,76×64㎝ 保罗·塞尚《苹果和橘子》,约1899年 草间弥生《南瓜》 草间弥生《世界尽头的南瓜》 植物篇 “榈庭多落叶,慨然知已秋。”秋天似乎多是在人们不知觉中悄然降临的,植物首先感受到秋的气息。 秋天到来之际,树叶的颜色悄悄改变,将天地渲染出浪漫的光晕;艺术家们也钟爱这热烈的浪漫,于是,呈现出一件件关于秋的作品。 《秋兰绽蕊图》宋 佚名 故宫博物院藏 《茶花图》 南宋 佚名 台北故宫博物院 宋 佚名《盥手观花图》(局部)天津艺术博物馆藏 剔红枫叶秋虫图盒,清乾隆,清宫旧藏,北京故宫博物院 清乾隆黄釉描金秋叶形笔掭,北京故宫博物院 哥窑青釉菊瓣式盘 宋,高4.1厘米,口径16厘米,足径5.6厘米 清雍正款十二色菊瓣盘“寒花开已尽,菊蕊独盈枝。”菊花象征高洁,也寄托着人们对健康长寿的美好祝愿,所以菊花形象经常被用于器物造型和纹饰装饰上。它们或一枝独秀,风姿绰约;或簇簇盛开,花繁叶茂;或蜂蝶环绕飞舞、鸟虫啾鸣其间。 宋 耀州窑青釉刻花菊瓣纹碗 高5.1厘米,口径13.2厘米,足径4.1厘米 恽寿平《山水花卉图•菊花页》纸本,设色,纵27.5厘米,横35.2厘米 《秋花蛱蝶图》 明 文俶 天津博物馆藏 《秋花图》明 佚名 故宫博物院藏 《花卉图册》(之四桂花) 清 恽寿平 纳尔逊-阿特金斯艺术博物馆 《种秋花图》清 余省 故宫博物院 齐白石,《红叶秋蝉》,1945,纸本水墨设色,23.2×29.6cm 保罗·塞尚《大丽花》,约1873年 保罗·塞尚《蓝色花瓶》,1889-1890年 文森特·梵高,《向日葵》,1889年于阿尔勒,95 cm x 73 cm,阿姆斯特丹梵高美术馆藏 保罗·高更,《正在画向日葵的梵高》,1888年于阿尔勒,阿姆斯特丹梵高美术馆藏 文森特·梵高,《花瓶里的十五朵向日葵》,1888年8月于阿尔勒,英国伦敦国家美术馆藏 文森特·梵高,《花瓶里的十二朵向日葵》,1888年8月,德国慕尼黑新美术馆藏 保罗·高更 《猫与静物》 1899年 保罗·高更 牡丹二 1884年 克劳德·莫奈 《剑兰、百合和雏菊》 克劳德·莫奈 《菊花》 克劳德·莫奈《菊芋》 克劳德·莫奈 《花盆里的花》 风景篇 秋日时节,漫山遍野的金黄,落日的余晖刚刚好,一切都是浪漫的。一样的秋日,有一百种景致,在艺术家的笔下,呈现出不一样的光芒。 元 赵孟頫《鹊华秋色图》,台北故宫博物院 元 王蒙《秋山草堂图》,台北故宫博物院 元倪瓒《渔庄秋霁图》,上海博物馆 南宋 马远《月下把杯图》,天津博物馆 清 道光帝《喜溢秋庭图》,北京故宫博物院 清 陈枚《月曼清游图之赏菊》,北京故宫博物院 丰子恺,《满山红叶女郎樵》,1961,立轴,设色纸本 林风眠,《秋林暮艳》,1960年代,纸本设色,66×66cm 林风眠,《秋鸟图》,1977,纸本彩墨,60×80㎝ 克劳德·莫奈,《塞纳河上的秋天》,1873年 克劳德·莫奈,《干草垛》,1890,布面油画,72.7x92.6cm 皮埃尔·波纳尔,《秋景》,1912,私人收藏 文森特·梵高,1881年,《Zweeloo(Coevorden)的Mensingh旅馆后面的苹果园和酸橙树》 文森特·梵高,《四树秋景》,1885年 让·弗朗索瓦·米勒,《干草垛: 秋天》,1874 让·弗朗索瓦·米勒《拾穗者》1857,布面油画,83.5×111cm 瓦西里·康定斯基,1908年,《穆尔瑙的秋天》康定斯基对秋天的看法与其他艺术家有很大不同,因为他在调色中使用了大量蓝色去营造非常冷的色调 文森特·梵高《麦田与收割者》1889,布面油画,50.5X100.5 cm 文森特·梵高,《乌鸦群飞的麦田》,1890,布面油画,50.2X103 cm文森特·威廉·梵高(Vincent Willem van Gogh)的秋日麦田自然也不可错过。这位荷兰后印象主义先驱或可被称为“最能代表秋天的画家”之一,他的秋天在肆意舞动的线条、耀眼夺目的色彩中迸发力量。 莱昂·奥古斯丁·莱尔米特,《拾穗者》,1891,布面油画,101.6×78.7cm 古斯塔夫·库尔贝,《筛麦的妇女》,1853-1854,布面油彩,131cm×167cm 葛饰北斋,《秋天的农民》,约1799 秋天有一万种可能,缤纷、苍寂、素雅、热烈......因为这个浪漫的季节而诞生的伟大艺术品,给人以无限遐思。让我们暂时停留在秋日,拥抱这个拥有一万种浪漫的季节。
本站涵盖的内容、图片、视频等数据系网络收集,部分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。若涉及版权问题,请联系我们删除!联系邮箱:ynstorm@foxmail.com 谢谢支持!
1. 你的风景,卞之琳的断章表达了怎样的意境?
节选四句精巧短小、明白如话,乍一看并不难懂,细思量却觉得意味无穷。诗人通过简单的几个对象:人、明月、窗子、梦,表达了世间万物相互关联、平衡相对、彼此依存的哲理。
断章写于1935年10月,原为诗人一首长诗中的片段,后将其独立成章,因此标题名之为《断章》。这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文字简短、然而意蕴丰富而又朦胧的著名短诗。
李健吾先生曾经认为,这首诗“寓有无限的悲哀,着重在‘装饰'两个字”,而诗人自己则明确指出“我的意思也是着重在‘相对'上”。对于自己和诗人的分歧,李健吾先生又说:“我的解释并不妨害我首肯作者的自白。作者的自白也并不妨害我的解释。与其看做冲突,不如说做有相成之美”(李健吾《答〈鱼目集〉作者》)。实际上,无论是诗人所自陈的“相对”,还是李健吾所指出的互相“装饰”,都是对于“确定性”的消解。“你站在桥上看风景”,这里的“你”,无疑是在从确定的主体视角观看“风景”,有着一定的“确定性”或“主体性”;而在“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”这一诗句中,“明月”在“向你”或“为你”而存在,这里的“你”,无疑亦有着明确的“确定性”或“主体性”。很显然,该诗两节中的首句,都显示出某种确定性的“喜悦”。而每节中的第二句,却又是对“确定性”的消解。“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”、“你装饰了别人的梦”,“你”在首句所获得的“确定性”与“主体性”,却又被这两个诗句所“相对化”与“客体化”,“确定性”的“喜悦”演变为“相对性”的“悲哀”。如此种种,却又落入了“诗人”的“观看”之中,诗作以“你”这样的第二人称写成,又使前面的一切落入了另一重的“相对”。从这首诗中,我们无疑能够领略到悲哀、感伤、飘忽、空寂与凄清的复杂情绪。但另一方面,如果我们能从这首诗中领悟到宇宙万物包括现实人生息息相关、互为依存的哲理性思考,却又能够获得某种人生的欣慰……。短短的四行诗句,给了我们相当丰富的感受与启示!
在艺术上,这首诗所表现的主要是抽象而又复杂的观念与意绪,但是诗人并未进行直接的陈述与抒情,而是通过客观形象和意象的呈现,将诗意间接地加以表现。诗作有着突出的画面感与空间感,意境深邃悠远,又有着西方诗歌的暗示性,使得诗歌含蓄深沉,颇具情调。(南京师范大学何言宏)
《断章》的主旨曾引起歧义的理解。刘西渭开始解释这首诗,着重“装饰”的意思,认为表现了一种人生的悲哀。诗人卞之琳自己撰文回答不是这样。他说:“‘装饰'的意思我不甚着重,正如在《断章》里的那一句‘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,你装饰了别人的梦',我的意思也是着重在‘相对'上。”看来,诗的“言外之旨”是不能*字面上一两句话完全捕捉到的。它的深层内涵往往隐藏在意象和文字的背后。诚然如作者说明的那样,表达形而上层面上“相对”的哲学观念,是这首《断章》的主旨。
这首短短的四行小诗,所以会在读者中产生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,至今仍给人一种很强的美感,首先是因为诗人避去了抽象的说明,而创造了象征性的美的画面。画面的自然美与哲理的深邃美达到了水乳交融般的和谐统一。诗分两段独立的图景并列地展示或暗喻诗人的思想。第一幅是完整的图画:“你站在桥上看风景,/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。”,“你”是画面的主体人物,画的中心视点。围绕他,有桥、有风景、有楼上看风景的人。作者把这些看来零乱的人和物,巧妙地组织在一个框架中,构成了一幅水墨丹青小品或构图匀称的风物素描。这幅画没有明丽的颜色,画面却配置得错落有致,透明清晰。当你被这单纯朴素的画面所吸引时,你不会忘记去追寻这图画背后的象征意义,这时才惊讶地发现作者怎样巧妙地传达了他的哲学沉思:这宇宙与人生中,一切事物都是“相对”的,而一切事物又是互为关联的。是啊,当“你”站在桥上看风景的时候,“你”理所当然的是看风景的主体,那些美丽的“风景”则是被看的“客体”;到了第二行诗里,就在同一个时间与空间里,人物与景物依旧,而他们的感知地位却发生了变化。同一时间里,另一个在楼上“看风景人”已经变成了“看”的主体,而“你”这个原是看风景的人物此时又变成被看的风景了,主体同时又变成了客体。为了强化这一哲学思想,诗人紧接着又推出第二节诗,这是现实与想象图景的结合:“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,/你装饰了别人的梦。”这是画面,但已不再是一个构架里,但就大的时间与空间还是一样的。两句诗里的“装饰”,只是诗歌的一种独特的修辞法,如果写成“照进”,“进入”,就不成为诗的句子了。也许是看风景归来的人,或许径是无关的另外的人,总之这“你”可以是“他”,也可以换成“我”,这些不关重要。重要的仍是主客位置的互换所表现的相对性。第一句诗,“你”是这幅“窗边月色”图中的主体,照进窗子的“明月”是客体,殊不知就在此时此夜,你已进入哪一位朋友的好梦之中,成为他梦中的“装饰”了。那个梦见你的“别人”已成为主体,而变为梦中人的“你”,又扮起客体的角色了。诗人在隽永的图画里,传达了他智性思考所获得的人生哲理,即超越诗人情感的诗的经验:在宇宙乃至整个人生历程中,一切都能是相对的,又都是互相关联的。在感情的结合中,一刹那未尝不可以是千古;在玄学的领域里,如诗人布莱克(W·Blake)讲的“一粒砂石一个世界”,在人生与道德的领域中,生与死、喜与悲、善与恶、美与丑……等等,都不是绝对的孤立的存在,而是相对的、互相关联的。诗人想说,人洞察了这番道理,也就不会被一些世俗的观念所束缚,斤斤计较于是非有无,一时的得失哀乐,而应透悟人生与世界,获得自由与超越。
这首《断章》完全写的是常见物、眼前景,表达的人生哲学也并非诗人的独创,读了之后却有一种新奇感,除了象征诗的“意寓象外”这一点之外,秘密在哪里呢?我以为,关键在于诗人以现代意识对人们熟悉的材料(象征寓体),作了适当的巧妙安排。诗人说过:“旧材料,甚至用烂了的材料,不一定不可以用,只要你能自出心裁,安排得当。只要是新的、聪明的安排,破布头也可以造成白纸。”诗人所说的“新的、聪明的安排”也就是新颖的艺术构思和巧妙的语言调度。《断章》中的事物都是常见的,甚至是古典诗歌中咏得烂熟的:人物、小桥、风景、楼房、窗子、明月、梦……经过作者精心的选择、调度安排,组织在两幅图景中,就产生了一种内在的关联性。两节诗分别通过“看”、“装饰”,把不相关的事物各自联在一起,内容与时序上,两节诗之间又是若即若离,可并可分,各自独立而又互相映衬,充分发挥了现代艺术的意象迭加与电影蒙太奇手法的艺术功能。一首《断章》实是一个完整的艺术世界。
《断章》中语言形式的安排与内容的暗示意义有一种协调的不可分离的关系。这使我们想起了一些古典诗歌名句。张若虚的《春江花月夜》有“江畔何人初见月?江月何年初照人”;李商隐《子夜郊墅》中有:“看山对酒君思我,听鼓离城我访君”。清人陆昆曾在评解后两句用了“对举中之互文”这个说法,这两个人的两行诗,都有这种“对举互文”的特征,即前后两句主宾语在内涵上相同而在功能上却发生了互换的倒置。卞之琳《断章》语言安排即用了这样的方法。“你站在桥上看风景”和“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”,“看”这一动词没有变,而看的主体与客体却发生了移位;“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”和“你装饰了别人的梦”,也是同样的句法。这样做的结果,不单句子的首尾相联,加强了语言的密度,主语和宾语、主体意象与客体意象的互换,增强了诗画意境的效果,在视觉与听觉上都产生了一种音义回旋的美感效果,隐喻的相对关联的哲理也得到了形象的深邃性和具体性。
卞之琳很喜欢晚唐五代诗人、词家李商隐、温庭筠、冯延巳等人的作品。他有一种“化腐朽为神奇”的创造性吸收与转化的能力。翻开俞平伯先生的《唐诗选释》,我们读到冯延巳的《蝶恋花》后半阙:“河畔青芜堤上柳,为问新愁,何事年年有?独立小桥风满袖,平林新月人归后”,不禁惊讶地发现,《断章》中的立桥眺望、月色透窗两幅图画的意境,与冯词的“独立小桥风满袖,平林新月人归后”之间,有着多么神似的联系啊!但是,卞之琳毕竟是现代诗人,他的创造性吸收与转化达到了不露痕迹的程度。我们不能简单地判断《断章》即是冯延巳《蝶恋花》中两句诗的现代口语的“稀释”,正如不能简单地认为戴望舒的《雨巷》就是李璟的“丁香空结雨中愁”的现代口语的“稀释”一样。冯词《蝶恋花》写别情愁绪,没有更幽深的含义,《断章》拓展成意境相联的两幅图,画中的人物、桥头、楼上、风景、明月、以及想象中的梦境,不仅比原来两句词显得丰富多姿,且都在这些景物的状写之外寄托一种深刻的哲理思考,自然景物与人物主体的构图,造成了一种象征暗示境界。每句诗或每个意象都是在整体的组织中才起到了象征作用,甚至“断章”这个题目本身都蕴有似断似联的相对性内涵。这种幽深的思考与追求,是现代诗人所特有的。其次,冯词“独立小桥风满袖,平林新月人归后”,还是以写情为主,友人别后(“平林新月”之时),一种无法排遣的忧愁含于诗句之中,而卞之琳的《断章》则以传智为主,诗人已将感情“淘洗”与“升华”结晶为诗的经验,虽然是抒情诗,却表现了极大的情感的“克制”,淡化了个人的感情色彩,增添了诗的智性化倾向。诗并不去说明哲学观念,《断章》却于常见的图景中暗示了大的哲学。它包蕴了诗人对宇宙人生整体性思考的哲学命题,而“独立小桥风满袖,平林新月人归后”,精致、优美,却陷入了个人窄小的感情天地,不能与《断章》的意境与思想层次相比拟。第三,由于诗人“淘洗”了个人感情,即实践诗的“非个人化”,而增强了诗的普遍性。如作者说明的,由于“非个人化”,诗中的“你”可以代表或换成“我”或“他”(她),就与读者更为亲切,因为用了“你”,又使读者有一定的欣赏距离,诗人于是跳出了艺术境界的小我,诗本身的思想境界也具有了更大的开放性,为读者美丽的想象留下了更开阔的创造空间。一旦读懂了《断章》,哪一个富于想象的读者不会在自己的精神空间升起一座“灵魂的海市蜃楼”呢?
2. 风景好的诗句有哪些?
(汉子~*夜诗*六首 )
《荷塘月色》
[原创]
署气
跌月水
夜风
醺入睡
浮萍
粼粼枕
荷红
挑盖翠
〈李恭觉~2019年6月27日*五月廿六日*夜赏一一北京颐和园夜色荷塘……〉
《夜山》
文/@汉子诗人【原创】
夜寻桃梨 泥中栖
轻吹悬月 忍泪啼
山中金云 满头挤
银河斓星 吹残笛
〈李恭觉~2019年5月1日*三月初廿七日*夜于北京密云大月山〉
《大运河之夜》
[原创]
残月疏 枝停
夜阑风 寂静
舟绰岸 孤影
梦飘运 河中
〈李恭觉~2019年4月21日*三月初十七日*3时17分夜宿好友北京通州*月亮河*寓中赋〉
《夏夜》
[原创]
花花隐蕾红,啾啾栖林中。
星星浩渺灯,月月淡天空。
沉沉山入梦,疏疏枝绰影。
寂寂夜无声,淅淅雨剪风。
〈李恭觉~2019年7月17日*农历六月十五日夜*2时17分于北京延庆松山~友之墅舍~赋……〉
《中秋夜》
文/@汉子诗人【原创】
皓月照千秋,玉盘举夜空。
谁呼外乡人,不敢抬头应。
《汉子诗人~2019年9月13日*农历八月十五日.中秋节.于北京》
《北京大觉寺之夜》
文/@汉子诗人【原创】
悠闷钟声 寺抖动
疏烟氤氲 升夜空
四野山风 似泣婴
圆月坠入 八绝中
〈汉子诗人~2019年8月17日*农历七月十七日*晚于北京大觉寺……大觉寺以清泉、古树、玉兰、环境优雅而闻名。寺内共有古树160株,有1000年的银杏、300年的玉兰,古娑罗树,松柏等。大觉寺的玉兰花与法源寺的丁香花、崇效寺的牡丹花一起被称为北京三大花卉寺庙。大觉寺八绝:古寺兰香、千年银杏、老藤寄柏、鼠李寄柏、灵泉泉水、辽代古碑、松柏抱塔、碧韵清池……〉
3. 卞之琳写「你站在桥上看风景?
「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,
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。
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,
你装饰了别人的梦。」
这是卞之琳的诗作《断章》,读过它的人众多,知道他写给谁的却寥寥。
这首诗的目标读者,其实是当时赫赫有名的「合肥四姐妹」中的小妹,民国才女张充和。
张家是合肥的大户人家,张充和的曾祖父张树声曾历任两广总督和直隶总督,父亲是创办乐益女中的民初教育家张武龄。
「当充和还是七八岁的孩子时,她的姐姐们就知道这个妹妹和她们不同。」
在姐姐们眼中,充和不仅写诗最有灵气,欣赏艺术的眼光也很独到。而这一切,都得益于她从小接触到的不同于姐姐们的生活环境与教育。
充和的母亲陆英为张家先后生下四个女儿和五个儿子。在生下第四个女儿充和后,她终于在难以承受的繁重家务、照顾婴儿的辛劳以及「开枝散叶」的压力下,将四女儿充和过继给了充和的养祖母识修。
养祖母是李鸿章四弟李蕴章的女儿,本是肥东人,后来因家里包办的婚姻嫁到了肥西。充和过继到养祖母家中后,每日接受专门请来的几位塾师各具特色的悉心教诲,其中一位就是著名考古学家朱谟钦。
充和在童年时期很少有同龄人为伴,因此逐渐养成了独处的习惯,独立的工作方式、思维模式以及宁静的气质。
▲张充和书法作品《寻幽》,「十分冷淡存知己,一曲微茫度此生」一句广为流传。不过,张充和在童年时期曾经有过两个比较要好的朋友。其中有一个是仆人的孩子,名叫「大宝」。大宝将充和当男孩子看待,相互打闹毫无顾忌。不幸的是,这样的友谊却只持续到了大宝14岁那年。当时大宝到充和家拜年,一见面给充和磕了个头。充和真是像鲁迅见到成年闰土时一样,又气又伤心,心里只想着「不该长大了」。
张充和这粒追求「平等」的种子一直埋在心底。她不仅喜欢与仆人的孩子游戏,还欣赏所有敢于无视等级身份的人。张充和曾经雇过一个苗族女孩帮助自己打扫、做饭。她说,这个女孩最吸引自己的地方就是:
「她不会做出卑躬屈膝的样子,也没把自己看成下人,这和高干干她们很不一样。」
此外,张充和还有着很强的逻辑思辨能力,喜欢讽刺,这两点集中在一个女孩子身上,稍不留意便容易发展成为尖酸刻薄。
好在养祖母很早就发现了充和的天性并进行教导,加之后来书香气的熏陶,充和这样的天性才终于保持为一种精锐独到的见地。
张充和平日里很喜欢说俏皮话和双关语,对外的评价也是「诚实」得惊人,人称「铁口张」。就连在学生和朋友的眼中是沉默寡言的大诗人的卞之琳,也被张充和评价为「不够深沉」「有点爱卖弄」,甚至连他的眼镜都有些装腔作势,诗歌更是「缺乏深度」。
与张充和尖锐的评价及挑剔的眼光形成对比的,是她对于「悬」境界的追求。这种追求最初始于书法中提到的「掌虚指实」,「心忘于笔,手忘于书」。
在充和最得意的诗作中,她创造了「桃花鱼」的意象,其含义之一就是「凌空」,意在追求似有若无、轻灵透明的境界。
这种「悬」的境界被张充和应用到了生活的各个方面。即便是演唱昆曲时,她也努力将自己「悬隔」起来,既融入戏中,又与角色保持距离,进而更好地探索角色的动机、心情和举止,追求一种「能动而不动」、「悬在显隐之间」的境界。
▲晚年张充和张充和与姐妹和母亲的另一个显著不同,就是她喜欢保持单身女性的身份,而且有足够的能力独自生活。
她有着广泛的社交圈和书法、昆曲等多种爱好,从小又养成了独处的习惯,因此不易感受到独身生活的寂寞;她的养祖母给她留下了一些田产,即便是在她没有社会工作的时候,也能够用租金维持正常生活。
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,虽然充和的追求者众多,却未能有一人入她的法眼。
「她喜欢保持单身女性的身份……她母亲和姐姐们在这个年纪的烦恼,她统统没有:没有黏附她的『小附件』,没有『主妇』的烦恼;日常生活中也没有那么多繁琐平庸的东西。」
这种「自由自在」的独身生活一直持续到了1947年,她通过姐夫沈从文结识了精通多国文学的傅汉思,并在相识一年后就步入了婚姻。
▲张充和与傅汉思的结婚照「一个国学修养和传统艺术十分精深的女性居然决定嫁给一个西方人,一个外人,然后离开中国,到一个全然陌生的、与她喜爱的世界毫无联系的地方去定居。」
她曾经因章士钊将自己比作蔡文姬而耿耿于怀,却又自愿走上了蔡文姬式的道路,这究竟是为什么?她的兄弟姐妹,大都留在了大陆,是什么给了充和远离故土的勇气呢?
▲张充和书《结缡二十年赠汉思》(其二)充和说,当时只是觉得新世界对自己是:
「暗淡的、陌生的,容不下她喜欢的那些东西,甚至连梦想着那些东西的空间都没有。」
她认为自己应当去寻找更适合自己的环境,于是带着一方古砚和几只心爱的毛笔,登上了驶往美国的客轮。
张充和后来的生活还算如意,直到晚年她依旧能够坚持每天早起练上几个小时的字,打理着一个种有花果的小园子。在小园子的后面,她还种了一片竹林,放了一把长木椅。
张充和终于活出了自己在《寻幽》一诗中所写的那番「十分冷淡存知己,一曲微茫度此生」的意境。
4. 如果一个人一而再再而三拉黑删除你?
一而再再而三的删除对方,或许才是那个爱得最深的人!
当一段爱情已经到了无路可走的时候,两个人就到了不得不离开彼此的时候,可是并不是所有的爱情结束都意味着彼此不爱了,只是不能再爱了亦或许是因为爱得太累。
两个人刚在一起时,有着数不清的新鲜感,自然就有了说不完的话,两人无话不说,无话不谈,在一起的时间两人都腻歪着,好像在一起的时间怎么用都用不完一样,任何时候也都想要见到对方,也无时无刻期待着见到对方,这是,两人是快乐的,也是无忧无虑的。
渐渐的,两人变得越来越熟悉彼此,优点也好,缺点也罢,所有好的不好的也都慢慢浮现出来,两人变得不像之前那样无话不谈,开始对对方有了一定的隐瞒,但是最爱的还是彼此,隐瞒某些东西只是因为害怕对方离开自己,以为这样能够把对方留在身边很久很久。
可是后来,两人的隐瞒越来越多,引发的误会也越来越多,可是她们都不愿意告诉彼此,都只是怕换来对方的离开,可是最后你会发现适得其反,和最爱的人越来越远,不知所措,不知所从。
最后,两人终究敌不过时间的流失,尽管两人还爱着彼此,可是那份爱变得不纯粹了,它藏了太多的不信任,不理解,只能不告而终。
删掉对方,只是希望痛苦少一些,如果她在自己的好友的列表,自己会看成千上万遍,会想知道她的近况,想知道现在在她身边的是谁,想知道离开之后她过的好不好,可是越想自己越痛,最后迫不得已删除,只是希望不再看到关于她的消息,能减轻痛苦而已。可是后面还是会越发痛苦,觉得只要知道她过的好不好就够了,然后重新加回,只是不说一句话,最后,还是重蹈覆辙,因为痛苦再次删掉你。
反复拉黑删除你,可能是因为她爱得太深,如果你还在乎,还爱着她,那请你们珍惜这种感情吧,有时候,两个人不是不爱了,只是忘了要一起去守护你们的爱了!如果是你,遇到这样的情况你会怎么做呢?欢迎各位留言哦~
5. 高情商女人如何回复?
接电话时最讨厌对方一开口就问“在干嘛?”“你在哪?”,说句心里话,每次告诉你,我在哪,我在干什么,你能过来还是怎么。结果却是接下来的话题往往与你抛出来的问题毫不相干,我就十分反感怎么问,为了规避这个话题,我想了好久,想到以下两种方案:
主动出击对方来电话时不要马上接,让电话先响一会儿,感觉电话快挂断的时候,迅速接起,然后省略称呼,直接问对方“在干嘛呢?”
主动出击可以打对方一个措手不及,反正话题迟早要展开,何不把这无关痛痒,让人厌烦的话题抛给对方来回答。
转化话题如果对方和你是情侣关系或暧昧关系,当他说“在干嘛”不要急着回答,笑一声,然后说“让我猜猜你在干什么”。笑声加亲昵式的问话,可以让他瞬间忘记自己抛出的话题。反而会让他交待,这一刻他在做什么。
如果对方和你只是朋友关系,当他问“在干嘛”时,你完全可以说“怎么了?”一句反问,他虽不高兴,但还是会迅速展话题。时间长了,他自然不会再问你“在干嘛?”
“在干嘛?”“你在哪”是最令人讨厌的开场白,短短三个字,却让人生出被审问的感觉。但你又无法直接回绝,要么转化话题,要么直接告诉他,你在干什么。高情商的女人,她们的最终目的不是如何回复,而是通过回复,逼着对方戒掉这讨厌的开场白。
6. 溪边一诗描绘了什么?
自古以来,诗人都喜欢借景抒情,他们寄情于自然,在自然中寻求一片宁静,借此来安抚自己遭乱的生活、不顺的仕途,如遭遇仕途不顺的陶渊明回归田园,王维寄情于自然,范成大不满政治借景抒情等。而对于儒释道精神贯穿文化发展的中国,儒释道精神一直影响着我国诗人的成长,他们或多或少都接触过佛道玄学,在生不逢时的社会中,选择消极避世,与自然为乐。
而唐代诗人吴融也不例外,生于晚唐战乱纷争时代的吴融,经受过仕途的不顺,官场的黑暗,国家的飘摇,在辞官归隐后,写出了一首又一首的咏物诗,这些诗要么表达自己壮志未酬的心志,要么表露自己恬淡安逸的心境,而《溪边》就是表露作者心境的诗作代表。
《溪边》一诗全文溪边花满枝,百鸟带香飞。 下有一白鹭,日斜翘石矶。诗文解读:动静结合的景物下,蕴含着自然的禅意全诗运用通感、咏物、拟人、动静结合等手法,寥寥几句便勾勒了一幅傍晚时分的山水花鸟图,阅读起来,极富有灵动感,细思起来,却又有些许禅意,表达了诗人追求闲适恬静、安逸坦然的生活状态,以及消极避世的社会现状。
首句:溪边花满枝诗人一开始就交代了自己所处的地点,他驻足在一条小溪边,溪边的“花满枝”便是最优美的自然环境,溪边不同于家中的花园经过人工雕琢,而是自然地鬼斧神工,让花草聚集在小溪边,添了春夏之日的盎然生机,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——自然恬静。
次句:百鸟带香飞
第二句是对首句的对比,首句表达恬静的自然,却在第二句说鸟飞的动景,一静一动,仿佛打破了诗人欣赏花的安静,但这起飞的鸟儿是被拟人化了,说它带着花香飞走了,而“鸟儿闻花香”本身就是一种遥不可及的动作,实则是作者将嗅觉“通感”给鸟儿,闻到了香气,恨不得带走它,略显自然的可爱;而一个“百”字,交代了鸟的数量之多,更是加强了自然环境的对比,凸显大自然的活动尽显飘逸空灵之美。
三句:下有一白鹭
第三句是诗人在鸟飞之后,惊觉到的,可以看得出来,诗人本想好好欣赏这溪边的小花为何开的如此灿烂,却未曾想到被鸟惊到,鸟飞之后,蓦然看到一只白鹭,白鹭仅有一只,诗人孤身一人,遥遥相对,仿若自己成为那一只白鹭,驻足欣赏溪边美景。
尾句:日斜翘石矶
这句诗的意思是,白鹭站在石头上眺望夕阳,“日斜”交待了时间,正值夕阳西下,一个“翘”字显得这只白鹭的调皮可爱,站在石头上看夕阳,静态中亦有动态的白鹭相辅,透露着深深的禅意。
阅览整首诗,有一小溪,溪边有花;有一群鸟,鸟中带香;有一白鹭,鹭赏夕阳。句句均有动静结合之意,体现了禅学最极致的美,禅是动中的极静,也是静中的极动,寂而常照,照而长寂,动静不二 ,直探生命的本源。
诗意背后:社会混乱下的无奈隐逸自懿宗起,唐朝的政治局面和社会环境不断恶化,农民起义、宦官专权、藩镇割据都不断地动摇唐王朝的统治,社会疲惫,文人更是无法解脱,在这种环境下,晚唐的文人多选择隐逸,而这种隐逸是无奈的选择,更是走投无路的举措。如李商隐、杜牧等,多是以“物哀”的写法描写景物,实则蕴含着深刻的悲痛,而吴融正是这个时代晚唐诗人心境个案的表证。
吴融入仕颇为坎坷,参加了二十年的科举考试,都没有考取功名,人至中年,才考取御史一职,初为官期间,吴融一路高升,身居高位时他对现实漠不关心,可被贬黜时,也写过咏史诗来表达自己遭贬的忧愤,所以,在古代“学而优则仕”的传统观念下,吴融一直把做官当做最高尚的时期,以至于他曾因为遭贬写下非常怨愤,如《渡汉江初尝编鱼有作》中写道:
“啸父知机先忆鱼,季鹰无事已思护。自惭初识查头味,正是凄凄哭阮途。”此诗中,作者对为官的执念非常深,才会以“凄凄哭”去形容自己的心情。
对于晚唐诗人来说,科举之路不顺畅,便回去寻求一个高洁的内心世界,这是晚唐诗人无可救药衰世的一种不自甘命运又无可奈何的表现。吴融也算是这样群体中的一个,他用内心的平静去对抗腐败的政治,摆脱世事困扰。
中晚唐时期,我国禅宗佛学已经形成,诗人吴融也常与僧人交往,祈求通过隐逸来拯救自己的失望。在诗人吴融心里,他所谓的归隐和陶渊明笔下的“心远地自偏”有相似之处,吴融也觉得,归隐不一定要“游五湖”“戏沧江”,故他在诗作《山居即事四首·其四》中说道:
无邻无里不成村,水曲云封重掩门。何用深求避秦客,吾家便是武陵源。作者认为,只要心无杂念,内心恬淡,即使身居闹市,也可以体会到归隐的乐趣。所以,诗人看到溪边的美景,便真切地体验到自然的寂静,这与他希翼通过美景,安抚自己的心境有关,他控制住自己要欣赏好这自然,通过一静一动的对比,意在说明,外界的混乱,内心的宁静,二者选其一,作者宁愿看着溪边的静物,若有“群鸟飞起”“白鹭驻足”,它们只不过是静物的装饰而已,总会离开的。
诗人时刻想要塑造一个恬淡廖静的内心,但实质上却是对自己无奈归隐的反抗罢了。
诗人背后:孤独凄凉,宛若一只白鹭据柏俊才《吴融年谱》考证,吴融在16岁的时候就开始科举考试,一直到44岁,辗转29年才考取进士。仔细想一想,范进自20岁考官,54岁中官,历经34年,一朝中举,其人已疯。那吴融呢?44岁的年龄已经没有了李白那样“我辈岂是蓬蒿人”的自命不凡,也没有苏轼那样“老夫聊发少年狂”的激情,有的只是时光消失的黯然,步入中年的苦恼。只不过,还未等他好好苦恼,就又被贬谪到其他地方,从头起步,入仕途中的这么多年,他从未感受过自然的生命价值,所以他开始追求自然的乐趣,以诗为伴,在诗中流露出对自由闲适的向往。
《溪边》这首诗中,作者观察甚微,小到溪边的花儿,大到西边的夕阳,从小事物到大宇宙,是一幅画面感极强的对比,但却在夕阳下透露出淡淡的忧伤。正如陆机在《文赋》中说:
“遵四时以叹逝,瞻万物而思纷。悲落叶于劲秋,喜柔条于芳春。诗人在仕途失败后,开始对时光进行追忆,深深地体会自然的变化,显示了对生命的重视,对个人生活的留恋享受。学者王萍评价道:
以吴融为代表的晚唐后期诗人 ,孤芳自赏,宛如萧瑟秋风中的江上芙蕖 ,不自甘命运却又无可奈何,只好在孤独和寂寞中独自品尝生命的滋味 ,即使是春暮和秋寒, 他们也要尽情展现夜来香一般的幽怨和灿烂 。以吴融为代表的晚唐诗人,孤芳自赏美景,可见他内心的凄苦无人诉说,只能借助景物抒发,才会有《溪边》中,群鸟携花香飞走,留的“白鹭”一人卧在石头上看夕阳西下,诗人的孤独意识油然而生。
结语一切景语皆情语,晚唐诗人吴融在《溪边》中对景色“一动一静”的描写,将自然的禅意表达到极致,让人感受到“物我合一”“物我同化”的境界,他对自然的观察由小事物入手,却展示了自己孤独寂寥的内心,他也曾想过建功立业,却不曾想到考官近三十余载,时光早已疲惫了心灵,他也怕失去官爵,才会在被贬后的日夜哭诉自己当年的不是。归隐是他无奈的选择,归隐也是摆脱世间伤心事的唯一捷径,就像陶渊明笔下的“问君何能尔,心远地自偏”一样,吴融也觉得,只有心走出了纷乱,身在哪里,都是隐逸。
作者:蔡小记
参考文献:王萍:静中相对更情多———简论晚唐诗人吴融诗歌创作中的人文情怀
7. 怎样形容秋天?
处暑已至,预示着秋天正在款款而来;紧接着,从一片落叶开始,从第一粒成熟的麦子开始,秋天,就这样拉开了序幕。
说到秋天首先想到的是什么?是蟹黄肥美,还是瓜果飘香?或者是铮铮风骨,高洁菊花;又或者是杜牧的“停车坐爱枫林晚”,刘禹锡的“我言秋日胜春朝”。 其实,秋天是艺术的季节,如果用艺术来表现秋天,将会得到数之不尽的惊喜。古今中外的艺术表现形式不尽相同,各有特色。 美食篇 贴秋膘的季节,怎么能少得了美食的诱惑呢?在春生、夏长、秋收、冬藏四个过程中,收获果实的秋天无疑令人期待。 硕果累累,瓜果飘香,无论是惟妙惟肖的象生瓷,还是绚烂的油画,泛着香气,洒满喜悦,让人垂涎欲滴,隔着屏幕都能闻到香味。 粉彩像生瓷果品盘,高6.5厘米,口径22厘米,足径12.3厘米盘心爬伏一只螃蟹,四周散落核桃、红枣、荔枝、荸荠、石榴、花生、莲子、瓜子、樱桃、菱角等 粉彩像生果品高足盘 通高13厘米,口径17.3厘米,足径8.7厘米盘内摆放与盘连烧在一起的粉彩绘雕塑果品,中间为一蜜柑式盒,周围有核桃仁、桑椹、樱桃、荸荠、石榴、桔子、枣、白果等 唐 三彩南瓜 临潼博物馆藏 由唐代耀州窑生产 唐 三彩西瓜 陕西历史博物馆藏 此瓜出土于唐代庆山寺地宫,被发掘时宝帐前摆着三件供盘,中央盘中供奉的就是这件三彩南瓜,这个南瓜的发现,彻底打破了传闻中“南瓜不献佛”的说法。 清 宜兴窑紫砂三连核桃 故宫博物院 马麟,《橘绿图》,南宋,绢本设色,23x23.5cm 齐白石,《酒蟹图》,1930年代,纸本设色,27×33.5cm 丰子恺,《秋饮黄花酒》,1961,纸本设色,32.5×30.5cm 爱德华·马奈,《水果篮》,约1864年马奈曾说:“一个画家可以用水果、鲜花、甚至是云彩来表达他想表达的一切。”静物画是一首献给水果和蔬菜盛产季节的颂歌。 保罗 · 高更,《梨与葡萄》 ,1875年,私人收藏 保罗·巴比里,《一篮子栗子,奶酪,蘑菇和水果》,1640年 乔治·德·基里科,《黑葡萄》,1947,意大利罗马 朱塞佩·阿尔钦博托,《秋》,1573,布面油画,76×64㎝ 保罗·塞尚《苹果和橘子》,约1899年 草间弥生《南瓜》 草间弥生《世界尽头的南瓜》 植物篇 “榈庭多落叶,慨然知已秋。”秋天似乎多是在人们不知觉中悄然降临的,植物首先感受到秋的气息。 秋天到来之际,树叶的颜色悄悄改变,将天地渲染出浪漫的光晕;艺术家们也钟爱这热烈的浪漫,于是,呈现出一件件关于秋的作品。 《秋兰绽蕊图》宋 佚名 故宫博物院藏 《茶花图》 南宋 佚名 台北故宫博物院 宋 佚名《盥手观花图》(局部)天津艺术博物馆藏 剔红枫叶秋虫图盒,清乾隆,清宫旧藏,北京故宫博物院 清乾隆黄釉描金秋叶形笔掭,北京故宫博物院 哥窑青釉菊瓣式盘 宋,高4.1厘米,口径16厘米,足径5.6厘米 清雍正款十二色菊瓣盘“寒花开已尽,菊蕊独盈枝。”菊花象征高洁,也寄托着人们对健康长寿的美好祝愿,所以菊花形象经常被用于器物造型和纹饰装饰上。它们或一枝独秀,风姿绰约;或簇簇盛开,花繁叶茂;或蜂蝶环绕飞舞、鸟虫啾鸣其间。 宋 耀州窑青釉刻花菊瓣纹碗 高5.1厘米,口径13.2厘米,足径4.1厘米 恽寿平《山水花卉图•菊花页》纸本,设色,纵27.5厘米,横35.2厘米 《秋花蛱蝶图》 明 文俶 天津博物馆藏 《秋花图》明 佚名 故宫博物院藏 《花卉图册》(之四桂花) 清 恽寿平 纳尔逊-阿特金斯艺术博物馆 《种秋花图》清 余省 故宫博物院 齐白石,《红叶秋蝉》,1945,纸本水墨设色,23.2×29.6cm 保罗·塞尚《大丽花》,约1873年 保罗·塞尚《蓝色花瓶》,1889-1890年 文森特·梵高,《向日葵》,1889年于阿尔勒,95 cm x 73 cm,阿姆斯特丹梵高美术馆藏 保罗·高更,《正在画向日葵的梵高》,1888年于阿尔勒,阿姆斯特丹梵高美术馆藏 文森特·梵高,《花瓶里的十五朵向日葵》,1888年8月于阿尔勒,英国伦敦国家美术馆藏 文森特·梵高,《花瓶里的十二朵向日葵》,1888年8月,德国慕尼黑新美术馆藏 保罗·高更 《猫与静物》 1899年 保罗·高更 牡丹二 1884年 克劳德·莫奈 《剑兰、百合和雏菊》 克劳德·莫奈 《菊花》 克劳德·莫奈《菊芋》 克劳德·莫奈 《花盆里的花》 风景篇 秋日时节,漫山遍野的金黄,落日的余晖刚刚好,一切都是浪漫的。一样的秋日,有一百种景致,在艺术家的笔下,呈现出不一样的光芒。 元 赵孟頫《鹊华秋色图》,台北故宫博物院 元 王蒙《秋山草堂图》,台北故宫博物院 元倪瓒《渔庄秋霁图》,上海博物馆 南宋 马远《月下把杯图》,天津博物馆 清 道光帝《喜溢秋庭图》,北京故宫博物院 清 陈枚《月曼清游图之赏菊》,北京故宫博物院 丰子恺,《满山红叶女郎樵》,1961,立轴,设色纸本 林风眠,《秋林暮艳》,1960年代,纸本设色,66×66cm 林风眠,《秋鸟图》,1977,纸本彩墨,60×80㎝ 克劳德·莫奈,《塞纳河上的秋天》,1873年 克劳德·莫奈,《干草垛》,1890,布面油画,72.7x92.6cm 皮埃尔·波纳尔,《秋景》,1912,私人收藏 文森特·梵高,1881年,《Zweeloo(Coevorden)的Mensingh旅馆后面的苹果园和酸橙树》 文森特·梵高,《四树秋景》,1885年 让·弗朗索瓦·米勒,《干草垛: 秋天》,1874 让·弗朗索瓦·米勒《拾穗者》1857,布面油画,83.5×111cm 瓦西里·康定斯基,1908年,《穆尔瑙的秋天》康定斯基对秋天的看法与其他艺术家有很大不同,因为他在调色中使用了大量蓝色去营造非常冷的色调 文森特·梵高《麦田与收割者》1889,布面油画,50.5X100.5 cm 文森特·梵高,《乌鸦群飞的麦田》,1890,布面油画,50.2X103 cm文森特·威廉·梵高(Vincent Willem van Gogh)的秋日麦田自然也不可错过。这位荷兰后印象主义先驱或可被称为“最能代表秋天的画家”之一,他的秋天在肆意舞动的线条、耀眼夺目的色彩中迸发力量。 莱昂·奥古斯丁·莱尔米特,《拾穗者》,1891,布面油画,101.6×78.7cm 古斯塔夫·库尔贝,《筛麦的妇女》,1853-1854,布面油彩,131cm×167cm 葛饰北斋,《秋天的农民》,约1799 秋天有一万种可能,缤纷、苍寂、素雅、热烈......因为这个浪漫的季节而诞生的伟大艺术品,给人以无限遐思。让我们暂时停留在秋日,拥抱这个拥有一万种浪漫的季节。本站涵盖的内容、图片、视频等数据系网络收集,部分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。若涉及版权问题,请联系我们删除!联系邮箱:ynstorm@foxmail.com 谢谢支持!